教育孩子,引导为主坚持少说多做原则。孩子喜欢打人,父母想想是否自己和家人相处是否也是交流少动手多,孩子叛逆的时候是否也是打骂的教育方法?若是的话先自己检讨。孩子是爸爸妈妈的一面镜子,从孩子身上能看到大人的影子,不要一味指责孩子。
孩子打人如何正确引导
1、指出错误。孩子打人后,父母应表明态度,告诉孩子打人是错误的,不要欺负其他人,不然无人你做朋友。
2、耐心教育。让孩子了解自己犯的错误后,要耐心教育孩子,犯错不可怕,要坚决改正错误,挽回局面,能改正错误的孩子才是好孩子。
3、向他们道歉。孩子认识到自己打人不对后,父母要鼓励孩子主动向挨打的孩子道歉,请求他们的原谅,消除两个人之间的矛盾。
4、握手言和。孩子向他们孩子道歉后,双方父母要鼓励两个孩子握手言和,从此成为好朋友,再也不打架,有困难要互相帮助,如此就会非常快乐。
孩子打人是什么问题
孩子常常爱打架,大部分是由于父母常做这三件事。
1、常常暴力对待孩子
孩子的行为是一面镜子,折射出爸爸妈妈的平时行为。孩子爱打人,是由于爸爸妈妈教育孩子时,耐心不够,常常喜欢动手。在这种潜移默化下,孩子就会效仿爸爸妈妈的行为。
2、孩子动手时,没准时制止
孩子最开始打人时,他并不了解自己做错了,他的认知来自己家里长的反馈。当孩子打其他人时,父母不准时制止,反而笑着看着他,孩子不了解自己在犯了错误,更没得到相应的惩罚,下次就会继续打架。
3、过分娇纵孩子,小题大做
孩子会跟父母讲自己被欺负了,但一般都不会说,是自己哪儿做得不对。父母一听,我们的孩子被欺负了,火急火燎地来讨回“公道”。惯子如杀子,过分娇纵等于伤害。父母一点小事斤斤计较,小题大做,教会了孩子打架时不要打输了,有父母撑腰。
怎么样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情绪
1、在子女表达我们的负面情绪,比如哭泣、愤怒、哀伤时,爸爸妈妈不应该过度指责。由于孩子自控能力比较差,一般容易情绪化。
2、通过交流让子女了解我们的负面情绪主如果由自己导致的,要了解对我们的情绪负责,调整我们的情绪。只有好的情绪,才能叫人喜欢。
3、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,假如其他人做错事情,再表达自己不满的时候,注意礼貌用词,同时要明确说出内心感受。比如说“你拿我东西让我很难过”。
4、有的孩子不擅长表达,可以让他们通过写日记或者参加户外活动,转移注意力,释放情绪。
情绪的表达在孩子的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。爸爸妈妈需要耐心交流,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,让孩子可以真的理解大家的用意,才是效果最好的教育。